隨著春節的臨近,搶紅包似乎又成為了大家的日常了,而互聯網巨頭們、各大APP們都是帶著大量的紅包而來,比如快手、抖音、百度、支付寶等等,你發10億,我就發20億,好不熱鬧。
而金主們使勁撒錢,用戶則開心薅羊毛,今天掃掃福,明天集集卡,玩得是不亦樂乎。
那么為何每到春節,總是這么多的互聯網巨頭們要給大家發錢?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我想肯定不是單純想送錢給你這么簡單,背后是有其目的和原因的。
一、搶用戶
第一個目的就是搶用戶,前幾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可以說還是野蠻生長時代,大家都在享受著人口紅利,只要是好的產品,發展用戶都很快。
但如今隨著發展到頂峰,用戶量也慢慢走向飽和了,其實上要發展用戶,就得從對手那去搶,挖對方的墻角,而春節是一年中流量爆發的時候,春晚則是全年流量最高的地方,所以巨頭們就湊到了一起,看誰出錢多,玩法更有意思,更能夠吸引用戶了。
二、搶市場
和前面的搶用戶是一脈相承的,以往互聯網巨頭們更側重于一、二、三線城市。但通過拼多多,大家發現原來下沉市場潛力更大,廣大的鄉村和6、7、8線城市用戶們潛力更大。
而春節的時候,從1線到18線城市的用戶們,都要過年,都要刷手機,看春晚,刷節目,所以這個時候發紅包,也是最能夠搶市場的時候,從1線城市可以一直搶到18線城市,自然不愿意錯過了。
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看到所有的紅包玩法,都是有社交的屬性在里面,而春節這種全家團聚的時候,更是社交屬性最容易發展的時候,大家一起掃福,一起交換卡什么的,還能夠和身邊的家人朋友一起玩,所以互聯網巨頭們才這么賣力,也許發展了一個用戶,就會帶動一群用戶啊。
當然,對于消費者來講,這種動動手就能賺錢的事情,雖然僧多粥少,平均下來沒多少,但要的就是氣氛,就是熱鬧,所以對于這種搶紅包活動,也是多多益善的,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