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最新消息,塔斯社當地時間8日援引赫爾松地區緊急情況部門消息報道稱,因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遭破壞,引發附近地區洪水災害,目前已有23人受傷,其中21人住院治療,近4300人被疏散,14000棟房屋被淹。
另據烏克蘭國家通訊社8日報道,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遭破壞后,第聶伯河右岸共有20個定居點和2629棟房屋被淹。烏克蘭國家緊急服務中心稱,當天早上8時,有1995人從洪水地區撤離,334人獲救。
據法新社最新消息,據烏克蘭官方發布的信息,在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遭破壞事件發生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訪問受洪水影響的赫爾松地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415495308
據央視新聞,聯合國人道主義救援機構7日稱,當地人道主義災難的規模明顯加大。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國際移民組織表示,當地房屋被洪水淹沒,迫使許多民眾離開,而獲得水,特別是清潔水,成為一項重大挑戰。國際移民組織稱,大約1.7萬人處于面臨洪水風險的關鍵地帶。
洪水和缺乏清潔水等引發了人們對當地經水傳播疾病問題的擔憂。救援機構表示,未來幾天,當地的衛生應對措施將至關重要。國際移民組織表示,大壩決堤預計還將影響克里米亞和其他地區的供水。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VCG111440211940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向受災地區提供了2.5萬瓶水和1萬多片凈水片,并在中轉站和疏散點建立了由專業救援人員組成的團隊,為流動中的兒童提供心理輔導。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烏克蘭辦事處表示,該機構將為所有受災家庭提供為期3個月的資金支持,每個家庭最多5人可獲得補貼。
另據環球網報道,在8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詢問稱,中方是否因該事件計劃向烏克蘭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8日表示,昨天,我已經向大家表明中方對有關設施被破壞表示嚴重關切,對由此造成的人道主義、經濟和生態影響深感擔憂。中方呼吁所有沖突當事方,遵守國際人道法,全力保護平民和民用設施安全。當務之急是有關各方應為緩解局勢、共同應對災難作出努力。
汪文斌表示,中方一直以自己的方式為緩解烏人道局勢發揮建設性作用。中方提出了關于烏克蘭人道局勢6點倡議等中國主張,并向烏方提供了多批人道主義物資援助,中方愿繼續在這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