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常被人們稱為進入社會前改變自身命運的最公平的機會。在我國的應試教育大環境之下,這話說得確實不錯。
“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并不是一句空喊口號,許多家庭困難或者家庭情況特殊的孩子們,都是依靠著這次的機會踩到了躍向新生活的踏板。
而不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也指著這次機會“魚躍龍門”,因此對于每一個家庭而言“高考”都是一座壓在心間的大石。
尖子生過度焦慮走入歧途
對于全國寒窗苦讀數十年的學生而言,高考的重要性,是值得國家高度重視的。因此對于高考的出題、裝訂、運送、保管、批閱等環節,都屬于國家的“絕密”等級。
在這樣高度重視的前提下,卻依然有人鋌而走險試圖盜取試卷,在2003年的高考前夕,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的一所高中就發生了一起“盜取高考試卷”的大事件。
由于被盜取的是全國卷,為了不影響當年全國的百萬高考生,相關部門只能把使用全國卷的地區全部都緊急替換為備用卷,而當年備用卷的數學考題是聞名全國的數學專家葛軍所出,導致一眾考生被其難倒。
一邊是緊鑼密鼓地進行著高考,另一邊公安機關也將我國著名的偵探專家烏國慶派往現場查案。
在對著存放試卷的保密室多番仔細調查過后,警方在窗戶邊的不起眼處提取到一枚指紋,由于當天學校短暫斷過電,在存放試卷的大樓某幾間空房間中采樣到了無數腳印。
經技術檢測證明這都是同一人,被判定腳印的主人年齡在15-20歲,且對此處環境十分熟悉,而警方在信息通訊等外部環境排查和監視后發現并沒有題目售賣的消息,因此可以判斷此行為只是為了自用。
為了不打草驚蛇,也為了不影響其他考生,警方便一直等到考試結束后,學校會考生信息統一采樣后一一對比,最終找到了實施盜竊的小偷。
此人名叫楊博,家在南充下屬的一個小鄉村里,家庭情況比較拮據?!案F人的孩子早當家”,楊博一直都知道父母的辛苦,因此讀書十分刻苦,一直名列前茅。
保持著這樣的家庭心理負擔,楊博讀到了高三,但高三的重壓成為了壓垮這個長期將家庭負擔背在身上的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心態失衡的楊博常常擔心自己無法考出好成績,越是這樣他的成績就下滑得越厲害,最終想出了偷取試卷的辦法。
以案釋法:高考——一場相對而言最公平的比賽
2003年8月25日,憑借自己實力考出了超過當年一本線一百多分的楊博,被判處了七年有期徒刑,在其他同齡孩子都興高采烈地前往學校報到之時,楊博被送往監獄服刑。
本案中的楊博偷盜高考卷的行為,屬于非法獲取國家機密罪,因為高考卷在國家三級保密等級:秘密、機密、絕密,三個等級中高考卷屬于“絕密”等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二條規定: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是指,以竊取、刺探、收買方法,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楊博盜取的高考卷屬于國家最高等級的秘密,且由于他的行為影響惡劣,一旦造成廣泛傳播后果不堪設想,因此他最終被從重量刑判處七年。
“公平”不只是國家司法機關在始終追求和貫徹的理念,這也是無數生活中平凡又普通的人們所追求的,這種無關任何外在附加條件的公平,是莘莘學子們付出數十年的辛苦所求的。
為了保護這些努力的孩子們,也為了維護公平正義,對于盜取高考試卷的行為是萬萬不能姑息的。
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考試,是所有參與者的人生轉折點。這是無數人努力所爭取來的公平,也是需要所有人來堅守和維護的公平。
高考的重要性從來都不在于考試本身,國家所保護的永遠都是這些祖國未來的“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