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27日報道 據俄羅斯衛星社網站4月25日報道,中國與歐盟貿易官員日前舉行會談,就擴大雙邊貿易投資合作、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問題交換意見。
據中國商務部消息,4月24日,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布魯塞爾與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兼貿易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舉行會談,就積極落實中歐領導人經貿共識、籌備第十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擴大雙邊貿易投資合作、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以及加強多邊貿易體制等議題深入坦誠交換意見。
此外,王文濤當天還在布魯塞爾與比利時副首相兼社會事務和衛生大臣范登布魯克舉行會談,就促進雙邊貿易投資、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以及擴大綠色低碳投資合作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
報道稱,中歐經貿高層對話是雙方進行經貿政策溝通協調的對話機制。2022年7月,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與東布羅夫斯基斯以視頻會議形式共同主持第九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雙方圍繞宏觀經濟、產業鏈供應鏈、貿易與投資、金融合作四個專題進行討論。
對此,西班牙《國家報》網站4月24日發表文章稱,法國總統馬克龍支持與中國建立密切的產業關系,這讓許多英美分析人士感到驚訝,但西歐人卻很少有此感受。這也是德國總理朔爾茨與馬克龍意見一致的少數問題之一。
文章稱,對此,只需從歐洲工業企業的立場來觀察歐盟與中國的關系。在短短幾年內,這些公司已經失去了作為特殊貿易伙伴的英國,它們也失去了俄羅斯。它們不能再失去中國了。
文章指出,歐盟面臨的具體問題是,是追隨其安全所依賴的美國并與中國對抗,還是努力更加獨立于美國的影響。人們還記得,當年歐元面世時許多人就在想,歐盟是否應該將這種共同貨幣變成一種作為美元替代選項的地緣政治工具。這沒有發生。相反,美元在美國和全球安全政策中的作用進一步得到加強。例如,美國對不遵守其政策的第三國實施間接金融制裁。
而歐洲人驚愕地發現,這種力量也被美國毫不猶豫地用來對付他們。前不久,拜登政府以一家總部位于匈牙利的銀行與莫斯科的聯系為由對其實施制裁。此外,美國還出臺了《通脹削減法案》,歐盟將其視為一項有敵意的措施,因為它鼓勵歐洲企業遷往美國。
文章稱,很明顯,歐洲在防務上對美國的依賴限制了它行動的自由。但人們看不出歐盟如何能在美中全面沖突時完全站在美國一邊。它會同意像對俄羅斯那樣凍結中國的資產嗎?會同意停止在中國投資嗎?很多人不這樣認為。歐盟的經濟不適合冷戰式的關系,因為它依賴全球供應鏈。
文章指出,當今歐洲的基本現實是,它無法輕易擺脫與中國的關系,就像它無法輕易擺脫美國一樣。歐盟需要這兩個國家,也將盡其所能協調與二者的關系。最終將決定政策走向的,是老歐洲經濟核心的利益。
西班牙新論壇網站4月24日也發表文章稱,最近,中國似乎正在成為一個朝圣之地。近幾個月來,許多領導人排隊訪問北京,主要是歐洲國家的領導人,也有一些非歐洲國家的領導人。
文章稱,歐洲領導人對中國的訪問有雙重目的:政治上,防止中國在北約與俄羅斯的沖突中暗地里支持俄羅斯,而烏克蘭問題只是這一沖突中最危險的插曲;經濟上,在歐盟與中國的貿易關系中,努力在歐盟的需求和擔憂之間實現困難的平衡。
中國和歐盟的人口約占世界人口總量的四分之一。中國是歐盟出口的第三大目的地和進口的第一大來源地。歐盟需要中國,就像中國也需要歐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