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返貧動態監測上,有的對‘兩類戶’管理不精細,鄉村干部不掌握相關情況;在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上,有的對幫助留守群眾增收致富辦法不多;在產業發展上,產業基礎薄弱且項目同質化,受市場波動影響,有的種養業增收預期不理想;有的村集體收入來源單一,自主經營能力不足,缺乏持續穩定增收的長效機制……”
這是不久前,甘肅省紀委監委監督檢查組深入天水、隴南等市,走訪檢查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時發現的一個個具體問題。在現場反饋、推動解決具體問題的同時,省紀委監委匯總梳理所發現的問題,舉一反三,提出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
在開展過渡期專項監督中,甘肅紀檢監察機關緊盯國家和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扶貧產業實施情況、幫扶措施落實情況等強化監督檢查,推動防返貧任務落實落準。
省紀委監委將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作為監督重點,看是否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戶定期檢查、動態管理、精準幫扶,確保對零星返貧致貧人口早發現、早幫扶、早清零。
在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督促下,甘肅鄉村振興部門加強監測幫扶,研究制定健全防治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工作方案,建立發現響應、評估核查、精準幫扶、風險消除四大機制。截至目前,累計排查確定“三類戶”10.3萬戶41.4萬人,逐戶制定“一戶一策”幫扶計劃,為精準開展幫扶提供靶向。
既借鑒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的經驗做法,又探索創新,改進工作方式方法。省紀委監委提出,要分層分類開展監督,理出國家和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其他脫貧縣和非貧困縣在政策享受、工作任務等方面的差異,制定個性化舉措。省紀委監委把國家重點幫扶縣直接抓在手上,直傳壓力、推動落實;市州紀委監委把省級重點幫扶縣作為重點,監督推動實現既定目標;縣區確定重點鄉鎮,開展綜合整治,解決突出問題。
天水市麥積區是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區,針對省紀委監委調研反饋意見建議,該區紀檢監察機關細化36條具體整改措施,督促農業農村、人社、市場監管、扶貧等7個部門圍繞做好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戶幫扶工作、充分發揮扶貧產業帶動作用、帶動剩余貧困勞動力就業、改進駐村幫扶工作隊紀律作風等問題進行整改。目前,11條意見建議全部整改落實。
與作風建設相結合,是甘肅省紀委監委開展過渡期專項監督的一項重要措施。8月下旬召開的全省紀檢監察機關作風建設工作調度會議上,省紀委監委對包括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專項監督在內的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查處“四風”問題情況和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整治情況進行通報,并提出整改措施、明確整改要求。
在廣泛調研基礎上,省紀委監委研究搭建了以鞏固銜接監督意見、落實中央紀委指導意見的實施方案為總攬,鞏固銜接資金監督、直達資金監督、協作幫扶監督、村集體“三資”提級監督和“四項資金”監督意見或方案為支撐的“1+1+5”專項監督工作體系,提出打好“談、督、巡、問”政治監督組合拳、開展“一排二清三查四治”行動等措施。
圍繞防返貧措施落實等監督重點,省紀委監委已先后6批次到市縣調研督導。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加強政策學習,找準監督重點,拓展監督方式,以高質量監督推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落實。(甘肅省紀委監委 || 責任編輯 于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