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催生了電商、移動支付、短視頻等新經濟和新業態。其中,電商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送貨上門的服務,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購物。而電商的成功也帶動了快遞行業的快速發展,如今已經突破了200億件,前景非常廣闊,但也帶來了激烈競爭和價格戰。
在電商時代中,淘寶作為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一度獨占鰲頭。但是隨著電商市場的不斷擴大,京東、拼多多、當當網和抖店等也紛紛崛起,淘寶的市場份額也在不斷被擠壓,此外,京東物流、拼多多的極致性價比和淘寶的不收取商家服務費等原因也使它們在市場上分庭抗禮,形成了大三角格局。
電商的成功離不開快遞行業的支持,其繁榮也推動了快遞行業的發展。但是,隨著業內競爭的加劇,商家和平臺為了利潤最大化,壓縮各種成本,快遞行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許多小快遞公司要么被收購要么倒閉不干,只剩下順豐、申通、中通、圓通和百世等大快遞公司。電商需要強大的快遞行業作為支撐,所以大快遞公司也承擔著巨大的責任。
在電商和快遞行業的 compete(競爭)中,馬云和劉強東一時成為焦點人物。馬云創立了阿里巴巴后,順勢推出了購物平臺淘寶,并成功擊敗了中國第一家購物網站易趣ebay,成為了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但是,在快遞行業方面,馬云也表示了快遞行業的利潤率極低,幾乎不賺錢,所以馬云并沒有打造自己的快遞業務。劉強東則果斷建立了京東物流。京東物流依靠強大的資金和技術投入,建設了大量的倉庫和物流網絡,穩坐電商快遞的龍頭地位,成為了京東電商最大的“底牌”。
馬云早已意識到電商離不開快遞業的支撐,于是進入快遞行業并創建了菜鳥網絡。隨著越來越多的快遞公司加入,菜鳥成為了行業中最大的巨頭,一時之間壓倒了京東物流。經過多年的發展,導致菜鳥網絡運營的一聯式面單的快遞公司數量越來越多。而為了短時間內趕超京東物流,馬云采用了“免費式策略”,邀請三通一達和天天快遞等加入麾下,利用自己的大數據和互聯網優勢搭建了菜鳥網絡平臺,并推出成本極低的一聯式面單,為旗下快遞公司節省成本。這些快遞公司也死心塌地地加入到了菜鳥網絡之中,隨著越來越多的快遞公司加入,菜鳥網絡力壓京東物流成為了行業中最大的巨頭。
但是,馬云的“免費策略”并不會持續很久,因為在商場上沒有永遠的免費。馬云依靠菜鳥網絡取得了領先優勢后,開始“收網”,設定一聯式面單每單1分錢的服務費。雖然有的快遞公司不滿,但是現在的情況是,這些快遞公司離不開阿里,即使每單繳納1分錢,成本還是低很多,加入菜鳥網絡還能節省成本,所以他們也不得不妥協。
這項舉措雖然只是要求每單收取1分錢的服務費,但是這1分錢收集起來將是相當高的凈利潤。商場如戰場,所有的免費都是二次收費,所以馬云的此舉并不算是套路。只有在強大的財力和技術優勢的支持下,電商和快遞業發展得更好,才能讓人們足不出戶享受線上購物服務,也才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并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