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5日上午,記者走進安慶大觀區老西門觀音街南巷,修繕一新的大觀亭老街歷史文化街區,尋到老街口一處青磚灰瓦的歷史建筑西城記憶體驗館,“張立達堂公館及酒場”舊址古色古香的老宅天井里,幾名民間工匠藝人正圍坐在一起,一邊品茶休閑,一邊觀摩手工編織巧匠林子老師編織頭飾工藝品。
安慶大觀區文旅局局長汪璐介紹,馬上到來的五一假期,大觀區大觀亭歷史文化街區西門民俗體驗館將舉辦第七屆安慶民間藝術精品展暨現場技藝展演周活動。屆時展出的民間藝術作品主要為剪紙、烙畫、面塑、瓷畫、望江挑花、微刻、玉雕、蛋雕、指掌畫、五谷畫、竹(藤、繩)編、根藝、賞石、賞蒲、布貼畫、民間書畫等多種民間藝術門類,本次展覽挑選各類作品中近年創作的精品予以展現。在體驗館現場展現的主要有部分民間技藝及漢服、宋代點茶、民間歌舞、樂器、戲曲等表演。還將邀請長三角友好城市民間藝術精品參展。同時,還將同步舉辦燈謎競猜、沙龍、講座及非遺技藝傳承方面的培訓等活動。近日已經開展作品的收展布展工作。
“東有迎江寺,西有大觀亭。吾曹不努力,負此江山靈!”
這是1921年胡適先生在安慶講學后,所作的一首小詩。詩中所說的大觀亭現已不存,保留下來的大觀亭歷史文化街區正在分階段逐步實施修繕復原當年勝景。大觀亭歷史文化街區北臨觀音街,南至大觀亭街,東接觀音街南巷,西靠采菊巷,占地約2.66公頃。目前圍繞大觀亭舊址周邊一期修復工程還原了張家藥鋪、張立達公館等歷史建筑風貌,按照計劃要求作為文物修復、公共文化場館、旅游開發用地,以展列余闕、鄧石如、嚴鳳英等歷史文化名人事跡,重現大觀亭等西門文化記憶,復原保存大觀歷史文化街區風貌。
安慶市民間藝術家協會李玉榮老師介紹,利用五一假期在大觀亭老街舉辦展演活動,通過民間工匠的精湛技藝向公眾亮相,喚醒民俗記憶,點燃老街煙火,讓民間藝術走進社區、走近百姓,讓民間藝術更加貼近民間。依靠老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真正讓民俗文化活起來,讓老街火起來,促進古城安慶民間藝術和傳統手工技藝的保護、傳承和創新,不斷豐富廣大市民業余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