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華商韜略 600
中國基礎設施領域的成就世界聞名,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向其他國家輸出基礎設施建設也備受矚目。
南太平洋島國,除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外,共有27個國家和地區,國雖多但地少人少,陸地總面積僅5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不足800萬,是名副其實的袖珍國。
有著獨特的地緣戰略位置,旅游資源豐富的同時,南太平洋島國還擁有豐富的水產資源和礦產資源,其中,供應世界超過五成的金槍魚罐頭,巴布亞新幾內亞銅礦儲量近10億噸。
但這些國家經濟非常困難,基礎設施尤其落后,直到2020年,太平洋島國人均GDP還遠低于世界人均GDP。
不過,二十多年來,中國一直在南太平洋開展經濟、政治合作,尤其致力于其基礎設施建設。
其中,上海建工、中國土木等企業紛紛出海,為南太平洋島國輸出建設力量。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上海建工便進入南太平洋島國市場。
在瓦努阿圖,上海建工承包瓦努阿圖盧甘維爾碼頭、國家醫療中心等援建項目;在薩摩亞,上海建工承包政府辦公樓、薩摩亞首都機場一期、小學維修和新建等援建項目。
中國土木于2003年進入南太平洋島國市場,業務范圍已覆蓋湯加、庫克、瓦努阿圖、斐濟等多個國家。
2012年6月,中國土木在瓦努阿圖成立中土南太有限公司,堅持“以援外促承包”“以援外促兩優”,積極承攬國際承包項目;
2020年10月,中國土木中標瓦努阿圖前俱樂部大樓翻修項目,是2020年以來瓦努阿圖市場發包的最大房建工程;
同月,中國土木中標圖瓦盧紐陶島船港建設項目,標志著中國土木將南太第三個港口項目收入囊中。
就連湯加王國王宮“圣喬治宮”,也是由中資企業承建。
在過去幾十年里,中國從零起步,憑借高效的管理和組織實施能力,協助南太平洋島國關鍵基礎設施項目,有效改善當地基礎設施條件,加快島國互聯互通,提升了當地民眾生活水平。
中國對南太平洋島國的支持不止于基礎設施建設,十年前,中國就為島國開辟了金融資助和投資;2022年年初,湯加王國火山爆發,中國紅十字會已向湯加提供10萬美元現匯援助;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已累計向島國提供59萬劑疫苗。
可以看出,中國一直積極承擔大國責任,與南太平洋島國之間互利合作,共建“一帶一路”。
——END——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