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參選2024后,馬上官司纏身,不僅出庭受審,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被刑事起訴的卸任總統,而且罪名若成立,還將面臨高達136年的刑期。但特朗普如今已經不是當年的“政治菜鳥”了,“被起訴”這樣丟人的事,他卻想將其變成自己競選的“廣告”,不僅趁機拉取競選資金,還不斷對外做出承諾,企圖強行給自己的選情加分。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最近,特朗普在自己的競選集會上兩次發出承諾,如果能贏得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第一個,將實現與中國完全脫鉤,并取消中國的貿易最惠國待遇;第二個,他會在入主白宮之前,徹底解決烏克蘭沖突。
此前,特朗普曾表示,他與普京和澤連斯基通過話,有能力在24小時之內停止這場流血沖突。
記得上次特朗普競選時,也曾發出過兩個承諾,一個是“修建與鄰國墨西哥之間的隔離墻,以徹底阻絕偷渡”;另外一個是,實施“美國優先”戰略。不得不說的是,特朗普當選后,還真這么做了。
在美墨之間,不惜挪用其他項目的資金,修建了“特朗普墻”,用以阻止從墨西哥方向流入美國的拉美國家移民。
而針對盟友國家,他實施的“美國優先”戰略,涵蓋政治、軍事和貿易多個領域,這樣做的后果是,美國倒是獲利了,但一幫盟友與美國卻是漸行漸遠,在國際社會,美國也不斷“退群”,淪為孤家寡人。
特朗普提出“取消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或許是迎合美國當前政治大勢的一個投機行為,美國兩黨雖然什么事都要令對方不自在,但唯獨在對華問題上,意見卻是高度統一。此前,美國國會已經通過一項決議,不再將中國列為發展中國家。
這樣一來,在全球貿易中,中國享受的發展中國家待遇,有可能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所取消,也是一個遏制中國崛起的惡劣招數。
但是,這樣的動作,與美國政府高層的表態,卻并非一致。拜登總統和布林肯國務卿曾多次表示,不尋求與中國發生沖突,不尋求與中國脫鉤;就在最近,美國財長耶倫也明確表示,如果與中國脫鉤,對美國來說將是一場災難。
實際上,不止美國,美國的歐洲盟友們,也有同樣的表達,法國總統馬克龍、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德國總理朔爾茨、歐盟“外長”博雷利等,都曾表示與中國脫鉤不可能也不可取,全球很多事務的解決,離開中國后根本找不到可行方案。
中國和美國是全球排名前兩位的大型經濟體,如果脫鉤,不僅會對兩國造成影響,也會直接影響到全球經濟發展,特朗普這樣的主張,不僅盟友們不會贊同,國際社會更加不會追隨。
一個顯見的案例是,美國為了制裁俄羅斯,對俄方進行“美元限制”,結果成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就在近段時間,中國、俄羅斯、法國、巴西、印度、印尼、沙特、伊朗、東盟國家等,紛紛發起“去美元化”行動,令“美元霸權”搖搖欲墜。
中國是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美國與中國脫鉤,最后孤立的恐怕會是自己。
拜登最近表示,將于近期宣布競選連任,從目前美國兩黨的內部情況來看,2024年的美國大選,仍有可能再度出現“特拜對決”。若特朗普當選,或有可能終止俄烏沖突,因為烏克蘭本就是美國的“棋子”,但對華脫鉤,恐怕美國民眾也不會答應,因為特朗普在任期內發起的對華貿易戰,他們已經見識過了,最后結果是美國一敗涂地。